[AI Agent]开发智能体的26个关键要点

第一部分:观念转变与认知升级

  • 1) AI Agent不是员工,而是 SOP (标准作业程序) 的延伸: 不要将 AI Agent视为自动化的替代品或员工的复制品。它们更多的是流程的具象化,每个Agent负责执行一个或少数几个 SOP。
  • 2) 从良好的文档化流程 (SOP) 开始: 训练Agent之前,先梳理并优化现有的 SOP。清晰的 SOP 是训练Agent的基础,能显著提高训练效率和Agent的可靠性。
  • 3) 企业主应委托 AI Agent开发者,而非亲自构建: 即使未来出现“一键生成Agent”的工具,专业的 AI Agent开发者仍然不可或缺。他们能够确定构建哪些Agent,并能最大化Agent的价值,正如无代码工具普及后,反而涌现了大量的自动化工程师一样。
  • 4) 咨询的重要性:了解客户真正的需求: 企业主可能对 AI Agent有自己的想法,但这些想法未必是最优的。通过咨询,深入了解客户的业务流程和痛点,才能找到更有价值的自动化机会。通过客户旅程绘制,可以更有效地识别潜在的自动化机会,选择更适合的Agent构建目标。
  • 5) Agent数量不宜过多,精简至上: 过多的Agent会增加系统的复杂性,导致维护困难、调试困难、成本上升和响应时间延长。优先构建一个能尽快交付价值的最简化Agent,逐步迭代和扩展。

第二部分:数据、提示工程与集成

  • 6) 数据驱动,更要将数据与行动相结合: 数据科学的 “GIGO”(garbage in, garbage out)原则同样适用于 AI Agent。更重要的是,将数据与相关行动结合,例如将知识库与 Facebook API 相结合,可以产生更大的价值。同时,要确保收集内外部数据以提升Agent性能。
  • 7) 提示工程是一门艺术,示例、顺序、迭代至关重要: 提示工程至关重要,它已经成为了一个职业。撰写提示如同撰写博客或论文,需要仔细斟酌每一个词语。提供充足的示例,注意句子和段落的顺序,并不断迭代和测试。最重要的部分放在指令的末尾。
  • 8) 集成与能力同等重要: Agent的集成性决定了用户的使用便捷性,便捷性决定了用户的使用意愿,所以决定了Agent能否交付实际价值。将Agent集成到员工日常使用的系统中,例如 Zendesk,至关重要。

第三部分:技术细节与可靠性保障

  • 9) Agent可靠性问题由开发者负责: 如果Agent不可靠,这不是Agent的问题,而是开发人员的问题。Pydantic 数据验证库可以用于验证Agent的输入和输出,确保Agent不会执行错误的操作。可以重点关注如何借助 Python 和相关框架来实现可靠性。
  • 10) 工具是 AI Agent的核心组件:指令、知识与行动缺一不可: 工具是Agent提供价值的方式。价值是通过行动产生,而不是通过响应产生。学会构建和组织工具,是构建各种用例Agent的关键。
  • 11) 每个Agent的工具数量不宜超过四到六种: 过多的工具会导致Agent产生幻觉、混淆工具的使用,可以通过分离Agent来解决。
  • 12) 模型成本不再是核心关注: 如果用例有意义,通常从使用 AI Agent中可以获得巨大的投资回报。
  1. 客户更关心价值,而非模型选择: 企业更关心Agent能否提供价值、数据是否安全,对底层模型并不敏感。Azure OpenAI 等私有部署方案可以满足客户对数据隐私的要求。

第四部分:商业模式与扩展策略

  • 14) 价值被确立之前,不要自动化: 先手动验证流程的价值和可行性,再进行自动化,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投入。
  • 15) 不要只考虑用例,要考虑 ROI(投资回报率): 采用公式计算 ROI,关注对业务最有价值的部分。ROI 公式:(速率 * 工时 - 运营成本) / 开发成本。
  • 16) Agent开发是一个数据科学竞赛的迭代过程: 尝试不同的架构,对比结果,并从中学习,不断优化Agent。
  • 17) 使用分而治之的方法:逐步交付解决方案: 将复杂问题分解为可管理的任务,优先交付独立工作的Agent,获得客户确认后再继续构建整个系统。按部门进行自动化也是一个不错的策略。
  • 18) 评估至关重要(尤其是对于大型企业): 评估可以帮助跟踪 KPI 和性能,不断改进解决方案。对于小型企业,评估可能并非必需。
  • 19) 两种Agent:Agent与工作流: 结合标准工作流程和自动化与 AI Agent。AI 驱动的步骤嵌入到结构化的工作流程中。

第五部分:未来趋势与注意事项

  • 20) Agent需要适应反馈: 确保Agent不仅能修改环境,还能分析结果、了解行动的影响。
  • 21) 不要围绕限制构建:拥抱变化、面向未来: 不要基于当前的技术限制构建Agent,要预见到技术进步的可能性。
  • 22) 部署Agent比构建Agent更难: 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整合到客户的流程中,搭建一个平台以便支持灵活部署。
  • 23) 放弃瀑布模型,拥抱敏捷开发: Agent项目具有高度的灵活性,需要不断演进。采用订阅模式,与客户建立合作伙伴关系。
  • 24) 在关键任务Agent中加入人工环节: 对于容错率低的Agent,先加入人工审核环节,待Agent成熟后再取消人工干预。比如先让客户在notion审核营销活动,然后逐渐过渡到自动化。
  • 25) 2025 年是垂直 AI Agent的年份: 专注于特定领域和用例的Agent更易扩展、更具价值。可以逐渐从水平Agent过渡到垂直Agent。
  • 26) Agent不会取代人,而是帮助企业扩大规模: 关注扩大规模和提升价值,而不是裁员。
Licensed under CC BY-NC-SA 4.0